高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打造生态新名片,让高州真正成为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的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之城。

文/图 通讯员余敏祥黄锡桥车闻达龙步云邱茜 茂名网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生态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绿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生态、生活、命、生存紧密联系。 
近年来,高州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茂名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不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通过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突出操作的实效性,推进绿色发展系统化、常态化,绿色风景愈加葱茏,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生态体系,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高州人民带来了生态福祉,更为高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和生态基础。该市先后荣获“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林木采种基地先进单位”、“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龙眼之乡”、“粤桂湘边界护林联防先进单位”、“广东省林业生态县”等称号。 
明确目标 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着良好生态基础的高州,在高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打造“生态”名片,全力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市)。 
高州市委、市政府将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党政主职领导重视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林业部门专职抓,镇街一线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印发《高州市2016年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召开会议层层动员,形成全民开展义务植树的良好局面。该市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参加义务植树,该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到挂钩镇街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该市领导的示范带领下,该市党政机关单位、异地高州商会、同乡会纷纷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各行各业和城乡群众爱绿植绿护绿蔚然成风。 
干群积极参与捐款造林活动。按照上级要求和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目标,高州今年需要完成新种植林木面积8.96万亩,共需投入资金1.2亿元。该市通过在广播电视台、《高州新闻》专刊,以高州市绿化委员会名义发布《绿化高州大行动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通过认捐、认种、认养等方式参与义务植树活动。2015年,高州共投入植树造林资金1.05亿元,其中,各界人士捐资植树造林162.5万元。如在推进2016年新一轮绿化高州大行动工作会议上,高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志强带头捐款5000元,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市上下慷慨解囊,积极参与捐款造林活动,为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市)贡献力量。强化宣传,形成创建氛围。高州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标语、横幅、咨询活动、专题晚会及各级新闻媒体网络等,大力宣传新一化绿化高州大行动的目的意义、做法,使爱绿、植绿、护绿,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新一化绿化高州大行动的良好氛围。如在高州电视台开辟《魅力高州之古树名木》系列报道,在《高州新闻》开辟“创绿”宣传专栏等,对“创绿”工作进行跟踪报道。深入开展森林文化进校园、进村庄、进社区活动和林业生态摄影比赛、“爱鸟爱森林”座谈会、咨询会等活动,使新一轮绿化大行动的理念、政策、目标、措施及林业法律法规深入民心,提高社会各届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 
创新机制 使义务植树常态化 高州创新机制,不断拓宽义务植树活动渠道,把义务植树与城乡园林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村庄绿化等结合起来,抓住春夏两季,积极开展“好心高凉”义务植树活动。近四年来,全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达410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6.5%,森林覆盖率达67.36%。2015年,该市新植树木972.4万株,新增林木面积10.85万亩。广泛开展“好心高凉”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好心种好树、好人育好林、好山出好水”为主题的“好心高凉”义务植树活动。自2013年起,高州市把每年1月至6月份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定为“植树日”,使该市义务植树日达到7个,逐步实现义务植树常态化。今年,该市扩绿、提质、增效,植树造林、美丽家园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2016年2月23日,高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各部委办负责人及高州市林业局班子到笔架山森林公园进行义务植树,共栽种山杜英200株、阴香180株、红锥100株。2月25日,高州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石仔岭街道党政班子和林业局班子到笔架山森林公园进行义务植树,共栽种山杜英200株、阴香150株、红锥100株。2月25日,茂名军分区官兵到高州水库进行义务植树,共种植黄花风铃81株……连日来,该市镇江、云潭、潭头、分界、石板、石仔岭等镇街也相继组织镇街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进行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有喜事来种树”义务植树活动。“有喜事,来植树”这句话已经成为高州人民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该市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党委领导干部的带领及感染下,该市群众积极响应号召,自觉组织,踊跃参与各种义务植树活动,人人争先为高州“创绿”出一分力,添一份心。在高州,现在逢喜事不端酒杯,扛树苗,该市积极倡导有嫁娶、出生、生日、进宅、升学、晋升、购车、中奖、获奖、店铺开张、企业投产等喜事的集体、家庭或个人参与认种认养植树活动。其中,镇江镇倡议群众有喜事到镇村“喜事林”植树点植树,目前镇江镇群众已种下“喜事树”1万多株,价值200多万元。 
打造主题林活动。根据高州市总体规划,在挂榜岭规划营造总面积1650亩的16个“主题林”,包括“公仆林”、“代表林”、“连心林”、“清风林”、“先锋林”、“青企林”、“公安林”、“益寿林”、“供电林”等,种下大批名特优树苗。该市各镇街、各村以此为标杆,各种“主题林”层出不穷。该市全市共营造主题林56个,掀起了新一轮绿化高州大行动又一高潮。 
绿色发展 生态福利惠及群众 群众是生态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扎根乡村生态建设的主力军。高州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果树、珍贵树、乡土树,改造不合适的树种结构,积极推进速生桉改竹生态工程,绿水青山渐渐变成了金山银山。一镇街一公园建设扎实推进。高州以一镇街一公园建设为重点,构建以笔架山、挂榜岭为标杆的“星星伴月”式森林公园景观生态体系。目前,该市已完成规划森林公园34个、湿地公园4个,其中22个公园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总投资60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以高州市郊笔架山、挂榜岭、文笔岭森林公园为标杆的“星星伴月”式森林公园总体布局。建成森林圩镇28个、森林村庄156个、森林小区43个、森林校园315个。2015年,高州完成乡村绿化美化工程54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44个,建成石仔岭镇大岭村、南塘镇彭村、长坡镇旧城村、谢鸡上垌村、宝光下汉村、东岸沙坡村、石鼓大王岭村等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积极推进速生桉改竹生态工程。高州创新思路,经过广泛调研、多方论证,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竹产业,对库区内约3万多亩速生桉进行改种竹子,实现生态增优、农民增收、林业增效。该市把库区作为竹林资源重点发展区域,出台激励政策措施,引导库区群众补植套种竹子,逐步改造速生桉林以及失管荔枝、龙眼等低效经济林。该市2016年计划引进示范种植竹子新品种60亩。目前,已落实示范点用地60亩,其中大坡镇40亩,林科所20亩,于2016年3月3日进场备耕,计划3月30日前完成种植。扶贫工作与油茶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绿化高州大行动中,创新扶贫方式,大力发展以油茶为重点的经济林产业,以绿增色、以绿生财、以绿添富,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如该市挂钩帮扶长坡镇旺沙村委会的单位,结合旺沙村山地众多,生态优异,油茶长势良好,茶油品质好、价格高的优势,积极引导群众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实现了脱贫致富。目前,旺沙村油茶种植面积近万亩,茶油年产量超过3万斤。如今,油茶种植已成为该村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山川秀美今有时,林海苍茫竞风流。高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打造生态新名片,让高州真正成为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的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