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荷塘月色 于 2014-2-2 19:18 编辑  
 
      记得,大概八四年之后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期的新春期间,我们家乡高州特别响应国家号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每逢过年,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而且热闹非凡,不但有趣味性,而且更有知识性。如:高州公园的花灯猜谜,粤剧相声,盆景花卉展览;工人文化宫棋艺大赛;图书馆的绘画书法展览;大球场从大年初一一直到年初八每晚都有歌舞表演;市府广场年会装饰。。。。。。一直持续到元宵节结束。  
      在我印象最深的是84、85、86年这几年,是登峰造极之年,特别是“花车大游行”那时每个单位都花钱搞一台花车,在统一的日期(有时是元宵节这天,有时是元月二十左右),傍晚的时候,打扮得花枝招展、各式各样的花车统一集中在大球场,然后一台接着一台,浩浩荡荡进行全城大巡游,当年那种万人空巷,所有人都跑到大街两旁去等待“花车”到来的那种墟堪的场面,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  
      除了“花车”之外,还有那“元宵花灯”展,整个高州公园都挂满了走马灯,高州城区到处都是一二层楼高的大型花灯,特别是中山路每隔二十几米远就有一座,做得最为漂亮!最为出色!最为经典!并不输蚀于现在其它省份的花灯会。在那期间,还特别请来省级著名的文化艺人来表演,比如:黄俊英、杨达、张悦佳、卢海潮、卢秋萍。。。经过二十多年的沉积,以及高州出色的历史,这就有了日后的“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之称。  
      但,最近的这十年,过年的文化味越来越淡,传统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基本消失得一干二净,伴随而来的是哪十分功利性的什么即开型抽奖,日渐式微的高州版画已被玉石展所取代,还有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买圈圈套奖品,随处可见流动小贩,从早到晚吆喝声不绝于耳的商业活动,就连平时公共停车的地方都变成了收费。。。到了晚上深夜,到处都是一遍狼藉,丢满了垃圾。。。  
      在这消失的地平线,我内心的呼唤:什么时候家乡可以恢复多些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与我们高州的“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名衔相符。  
  
 到处都是人山人海  
  
 随处可见的流动小贩  
 生意兴隆  
 到处都是食客,人满为患  
 推销手法层出不穷  
 十分功利性的即开型抽奖  
 广告很爆炸  
 高音大喇叭,不停在鼓动市民购买彩票 
 
来刮彩票的市民络绎不绝  
  
 祝你高中“150万”  
 想来中大奖的人真不少。。。  
 恭喜发财  
 人人希望梦想成真  
  
 又一个“中国梦”来了。。。  
  
  
  
  
  
 各式各样的生意都有人做,不论能赚多少  
  
  
 温馨的一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