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在近日高州市潭头镇某村委会的一次调解会上,工作人员抛出这个典故后,一宗兄弟之间的围墙纠纷案件,当事人由“战”转“和”,“兄弟结”得到化解。
3月20日,潭头镇综治办联合潭头镇司法所、驻村干部、村委会干部共同召开调解会,并到纠纷现场,召集甲乙双方当事人就围墙的纠纷进行调解
调解会上,某村委会干部向潭头镇工作人员介绍,该宗因“墙”而起的兄弟纠纷在近期发生。甲乙是亲兄弟,所建的房屋并排,甲多年前已经建好房屋,并在房屋南面的空地建好了围墙,在围墙东面建了一个侧门,而乙多年前已经建好房屋,并未在房屋南面建好围墙。近段时间,乙在房屋南面空地建围墙,并计划在围墙的西南面建一个侧门,因乙西面的围墙与甲东面的围墙仅有90厘米的空隙,且乙计划在围墙的西南面建的侧门斜对甲围墙东面的侧门,如果乙建好围墙西南面侧门,就会导致甲推摩托车出入门口困难,从而发生纠纷。甲要求乙将围墙的西南面建的侧门东侧门柱向东移动几十厘米,乙认为自己是在本户空地建围墙,不同意将侧门东侧门柱向东移动。甲乙双方各执己见,由此兄弟积怨越来越深,村干部多次调处,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在调解现场,甲乙双方当事人在围墙侧门的纠纷问题上一直争执不下,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于是,潭头镇工作人员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从当事人的诉求点、情理认同点、利益平衡点出发,向当事人及其亲属讲清利害关系。
“大家有没有听过‘六尺巷’的故事……”潭头镇工作人员讲起清朝大学士张英劝解家人退让三尺宅基,邻居深受感动也退让了三尺宅基的故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双方当事人在法、理、情的有机结合下解决兄弟矛盾。经过几个小时的调解,甲乙双方终于放下对立情绪,达成和解共识。
镇村干部趁热打铁,标记乙计划在围墙的西南面建的侧门位置,并协助甲乙双方签订纠纷协议,最终促成甲乙双方达成和解。在镇村干部的见证下,甲、乙两兄弟握手言和,“兄弟结”得到化解,实现了“结解情更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