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芳子 于 2012-8-10 18:20 编辑
一、婚 嫁 习 俗 县内民间婚嫁的种类繁多,其中有包办婚姻、菜篮婚、纳妾、入赘婚、水上婚、自由婚等。
(一)普通婚姻习俗
婚姻是境内民间极为隆重的喜庆大事。贫富均奉行明媒正娶,行三书六礼之俗。其程序有:
纳 采 当男女长大成人后,男家父母托媒人联系好定婚对象,请媒人到女家说明情况,转达愿意与某女通婚,征得女家同意。男家派人给女家送去“纳采书”与礼物,俗称“纳采”。女方同意议婚后,双方才有来往,发展关系。
问 名 由媒人沟通,取得女方父母同意,男家 确定正式向女家求婚,请媒人到女家问清生辰八字,并取回用红纸写好的该女子出生年、月、日、时辰的庚帖,请八字先生合算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克相生,若相生,婚事即可成功,谓之“合年庚”。如年命相克,即退还庚帖,另择对象。
纳 吉 经“合年庚”无碍,决定择吉日交换庚帖缔结婚约,男家备好礼物,由媒人带领专人送到女家。
文 定 缔结婚约后,经一段时间筹划,男家 择定吉日,正式向女家送去彩礼、聘金和礼物。具体数量根据女方的身份和地位,或男女双方家庭协商确定。女方回谢一定礼品。至此“文定”,又叫“纳征”。
报日子 双方准备就绪,男家选定结婚的良辰吉日,于结婚前,备好礼物,具红帖写明结婚日期,由媒人陪同,由专人通知女家,女家回具“敬如尊命”的红帖交由来人带回去,叫“报期”,又叫“请期”。女家收到报日口信,姑娘在结婚前半个月要哭嫁,村中未婚姑娘到其房中陪哭,哭嫁的主要内容多是思念父母等的亲情,亦有哭诉包办买卖婚姻的苦楚。
迎 亲 又称行嫁。到期结婚,男方称“迎亲”,女方叫“行嫁”。迎亲前,男方要搞清洁,布置新房,张灯结彩,接受亲友送礼、开厨。女方要开面、辞祖宗。迎亲之日,新郎身穿长衫,头戴插缉金花的毡帽、肩胛系红布彩带,早上拜过祖先,送迎亲队伍起行,然后坐在门前迎客和等候迎亲队伍归来。富贵人家仪仗很讲究,雇请客郎扛抬着礼品、礼物、花轿、彩旗、幌伞、官衔执事、红幛横屏,以八音鼓乐队前导,由媒人及接嫁娘带队。迎亲喜轿有三种:一是镂金雕花轿;二是雕花红漆轿;三是平板红漆轿。所使用轿种显示着家庭地位,富家的接嫁娘和侍女也乘坐黑色竹轿,队伍浩浩荡荡到女家迎亲。女家在接待迎亲队伍到来前,请婶母为出嫁姑娘整容,“开面”(第一次用丝线绞去面额绒毛)。“上头”(将辫子梳成圆髻,簪带珠花披上红面纱),穿上绣花的红衣裙,举行“辞祖”。辞父母仪式,出嫁姑娘边哭边唱“哭嫁歌”,边由婶母和送嫁娘护送上轿,贴上红纸轿封。富家的陪嫁待女、送嫁娘和客郎亦乘坐黑色竹轿跟随。由迎亲仪仗、鼓乐队伍领先,接着是抬嫁妆的队伍。富家的嫁妆有皮箱、木篢、大柜、梳妆台、太师椅、仙桌、茶桌、台围、椅垫、被褥、蚊帐、祭祀锡器皿、茶壶用具、脸盆、脸盆架等等。贫苦人家只有红色木箱、木柜、木凳和木脸盆。礼队、花轿回到男家门前,等候选定的出轿良时,贴示生辰禁忌的生人免观。先由两名妇女各点着竹篱火把,对花轿前后左右照一遍,新郎上前用摺扇揭去轿封,然后用脚踢轿门帘,俗称“踢轿”。新娘出轿时,新郎先用摺扇轻轻敲打两下新娘的头,然后由送嫁娘扶出背回新房。新娘在新房里由送嫁娘或陪嫁侍女陪伴,站立在预先准备好的“谷头灯”前。新郎入洞房,揭开新娘头上红面纱,以纸扇轻轻打两下新娘的头,谓之“挑瑞帕”。送嫁娘送上“合卺交杯酒”,夫妻安坐饮交杯酒。洞房设一谷斗,内燃灯一盏,新郎新娘将二灯合二为一,俗称“合灯”。合灯后,新郎出洞房应酬,新娘独于洞房内面谷斗而坐,俗称“坐谷斗”。当晚,由送嫁陪伴新娘于洞房内吃饭,称“圆房”。
拜 堂 成婚当日,或成婚次日,备香烛供品,摆上供桌。新郎新娘于厅堂一拜天地,行三跪九叩礼;二拜祖宗,三拜高堂暨诸亲长辈,行双膝跪地礼;然后夫妻对拜,行单膝跪地礼。拜堂时,八音鼓乐齐奏,拜堂完毕,新郎新娘向父母与长辈敬奉甜茶、槟榔,诸亲长辈送封包给新郎新娘。
洞 房 成亲当日,布置洞房(新房)。由“命好”(夫妇齐全,子女多)的中年妇女司其事。习惯上房间布置是床铺向窗,门不对柜,镜不向床。灯斗在床对面,灯蕊成双,灯火通明,每一步骤都讲“四句”,寓如意吉祥之意。如安床时讲:“四只床脚四只砖,四朵荷花四朵莲;莲上开花结莲子,五子登科中状元”等等。是晚青年男女还闹洞房,尽情嬉戏,待闹洞房者离房后,由送嫁娘请新郎新娘就寝。至此,结婚大礼完毕。
回 面 婚后三天,新郎随新娘往岳家拜见岳父母,俗称“回面”或“回门”。岳家设宴接待。参加宴会的长辈要送封包给新郎。新郎需向长辈行跪拜礼。石板、荷花等地不行回面礼,而由丈母送茶油两瓶,裤两条去探望新娘,俗说“睇朝”。
(二)童养媳
此类婚姻多发生于旧社会里穷苦人家。过去的贫苦之家,为生活所迫,有的男家领回幼小女孩作童养媳妇,待男女到达结婚年龄,再行“圆房”仪式。圆房时,请婶母为童养媳“开面”、“梳髻”、“上头”,举行简朴的“洞房”、“拜堂”等仪式,算是正式夫妻。
(三)菜篮婚
又称“半路婚”。民国前,受封建礼教束缚,妇女丧偶,有子女的一般不再婚;无子女再嫁要征得亲属同意后,还要请人在村外的路旁写下契约。改嫁前,须住副屋,不得从正门出去。改嫁者一般下午悄悄离开原家,到半路才换鞋上轿,俗称“返头婆”、“亚出婆”。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规定,夫死后,妇女改嫁自由,不得歧视。
(四)纳 妾
封建社会,富有人家,一夫多妻较普遍。民国时期,虽有法律规定为一夫一妻,禁止重婚纳妾,但富有人家一妻数妾者仍屡见不鲜。其时,民家女子出于家道贫寒、自然灾害,或为权势所迫,沦为人妾。纳妾,经媒人说合,男家备点薄礼到女家,新娘穿黑衣,坐黑竹轿,迎娶礼仪简单。新中国成立后,严禁重婚、纳妾。从此,重婚、纳妾属违法现象,现已杜绝。
(五)入赘婚
又叫“招亲”、“招郎”。女方父母略有财产而无子继嗣,招赘女婿顶门户,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男方则因为弟兄多,经济拮据难娶妻室,愿做过门女婿,经媒人撮合,完成定亲程序之后,新郎到女家成亲,所生子女随同女方姓氏。旧时,过门女婿受歧视。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男到女家落户受歧视的现象已大为减少。70年代后,实行计划生育,因有纯生女户,政府又提倡男子到女家落户,日后子女姓氏,由子女长大后自己选择。
(六)自由婚
1919年“五四”运动始,开展新文化运动,提出废除封建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部分知识青年冲破封建桎梏,自己作主选择配偶。自此,兴起文明结婚,仪式新简,风俗渐变。政界及知识界有行文明婚礼者。成亲之日,在礼堂举行婚礼,新郎穿西装,新娘穿旗袍,双方胸前佩戴红花。双方家长为主婚人,请地方知名人士为证婚人,介绍人讲话,新郎新娘行鞠躬礼,来宾致词祝贺,分发喜糖。婚礼完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新事新办,蔚然成风。男女双方按婚姻法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男择吉日成亲。亦有国庆、元旦、“五一”等节日举行集体婚礼者。50年代,新郎迎接新娘步行回家,称“带婚”。60年代,多用自行车接新娘。80年代,人们经济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青年男女婚礼越来越排场,但不拘泥于过去的旧程式,而是注重务实,活泼,并有新意。迎亲仪式多用小汽车接新娘。结婚用的床、柜、被、帐等,多由男家备办,改变过去女家送嫁妆习惯。结婚之日,有的开茶会,请亲友饮茶食喜糖,有的两、三席喜酒,宴请至亲好友;有的短途旅游结婚,不办喜酒。亦有大操大办婚事者,如购置缎礼服、首饰、彩色电视机、高级音响、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及床、柜、沙发等高档家具,并大设筵席,名楼包餐,少则几桌、十几桌、多则几十桌,办一次婚事,少则三五千元,多则上万元、几万元。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的新风尚也正在兴起。
二、生 育 习 俗
高州民间的生育习俗中,从婴儿出生的第一天起,至童年时期中的各个生长阶段,都交替着固定程式的习俗行为。
诞生礼 婴儿出生后,产妇的婆婆、姑妈等向婴儿祝福,为产妇驱邪。产妇分娩后,“坐月”不出产房,房门上插上三丫虎、青艾、竹叶等物,以驱灾避疫保平安,又以示家中有忌,闲人免进。
洗 三 三日洗儿,谓之洗三。洗儿时,浴盆放入少许艾叶、葱、蒜叶等草药,以驱灾避瘟。有在浴盆里放上喜蛋及金银饰物。洗毕,取蛋于小儿额上摩擦一遍,意免生疮疖;用金银饰物在婴儿前轻轻晃动,意可镇惊;用红带子分系小儿手腕,认为可以安静。小儿三朝可会至亲,小儿外婆登门,拜睇“三朝”。
报 酒 小儿满三朝后,便要派人告之女方父母,俗称“报酒”。去时,提着一只大公鸡和一壶酒。如生男孩,酒壶嘴上插一朵白花;生女孩则插一朵红花。外边人一看酒壶嘴的花色,便知道生男或生女。同时告知女方父母,孩子是什么时候生的,以便到时候饮“满月酒”。
出月即过“满月”。 满月之日,外婆备上酒、肉担、阉鸡和孖带、衣服等物件,称担为“鸡米酒”送到女婿家,同时率女流们带上小孩到女婿家作客。亲戚朋友也携带礼品临门祝福。有“围盆”、“揽盆”、“添盆”、“移窠”等礼仪。产妇抱婴儿出厅堂让客人逗趣,接受祝福。主人备酒办宴谢客,称摆“满月酒”或“出月酒”,抱小儿走出村巷称作“满月趁大街”。
满百日 俗称百禄(音罗)或百晬。婴儿百日,开筵以庆,亲友携礼祝贺。需要“百岁肉”(猪之各部分少许喂婴儿),并以簕古对婴儿佯作拉嘴,谓大了吃鱼不卡喉。喂食生葱,谓大后读书聪明伶俐。用五彩线于婴儿手腕,称“长命缕”。
对 岁 旧称周晬或周岁。是日,备酒肴待亲朋,亲友多有馈赠。当着客人面进行“拈周试”或曰“试晬”,预测小儿前程,陈列各种玩物和日常用具。旧时,富贵或书香之家的“试晬”,多陈设书画笔砚,刀剑弓矢,算盘枰尺等器具,任由小儿捉摸抓取。小儿先摸先抓什么,就认为他来日爱什么、干什么。比如小孩抓“文房四宝”,则认为来日必是文人。摸抓了钗环、脂粉,则认为小儿来日是酒色之辈等等。但宾客只说好兆,即使摸抓了脂粉,也说来日有如意裙钗;摸抓了戏物,也说“智者童心”。还用五色线编成锁形,戴在小儿手腕或颈项之上,叫戴“百家锁”,祈求平安。是日,给小儿吃鸡肶。
取 名 小儿诞生三个月后取名。有的在“百晬”之日取名或在“周岁”之日取名。名字可由长辈或父母自定,可请社会名流或塾师起名。也有请道人、僧人、尼姑取名的。取了名字,平日少叫,只是等上学后或外人问及时才用。平日多叫贱名,诸如“亚虾”、“亚狗”、“妹丁”、“妹屎”等等,也有按行称“阿三”、“四妹”的。民国前,族有族谱,家有家谱,起名必须按“谱”中既定的辈份和字的对应关系从事,不能超越。用字不能与前辈相同,否则为“犯上”。新中国成立后,族谱、家谱一度被弃,起名多不受“谱”制约,随意选择。
穿无纽衣 婴儿降生后,家人给其穿着别家小孩的旧衣,或用父母的旧裤子包裹,或用旧衣裁成孩衣给婴儿穿用,但不管穿上什么或包裹上什么衣物,一律不用纽扣,只用布条或带子打成活结即可。俗语云:“小时穿线,大了着绢;小时着纱,大时穿袍;小时着旧,大时穿绸”。此风日淡。
讨百家饭 婴儿的亚婆(祖母)带上小儿向四邻和戚友讨米粮,做“百家饭”,象征性地给小儿试尝;用“百家布”缝成“百家衣”让小儿穿着,以为这样能消灾袪病,健康成长。今此风消失。
拜花婆 花婆是民间信奉的生育女神,也是儿童的守护神。母亲床头墙上立花婆神位,摘来一束野花,或请巫婆画上花图为花神。小儿生病时,母亲便给花神上供,祈求花神袪病消灾,今已不传。
拜树娘 孩子有病有痛,父母或亚婆(祖母)便带病儿到大树旁摆酒上香,拜大树为干娘。祈求大树给小儿添福、添运,以保平安吉祥。拜榕、拜枫、拜樟、拜榄为干娘后,每逢节日便给大树挂彩红,有忌讳时,把忌讳之语包入红包之中,用竹箭头对准“忌讳包”搁在树桠上,让树娘知道以解除这些忌讳,今边远之山村尚留此俗。
认干娘 父母如果认为子女“八字”不好,须寄托他人才保平安,便认干亲。一般是父母领着子女携带礼品到受寄人之家,先斋供主母寿星神马,祭干父母之祖先,再以礼物献上给干父母。干父母对授寄之子女取名字,改从已姓,列入其子女排行。有的则以金银锁片等物,置于名字之纸上,送给出寄儿的父母。承寄之后,每遇节庆,干儿女给干爹娘送节礼,除夕则送年饭及岁烛,干父母回以压岁钱及糖果等物。这一习俗通常以三年为期,有个别的,承认相认关系后,一直留在干父母身边抚养,长大后返回父母家,成家后还当作至亲来往,此风已不传。
口水鸡 出嫁女第一次带着小孩探娘家时,外祖母用染上红色的小笼子装上一对刚分公母的小鸡,让女儿带回家去饲养,这对小鸡叫“口水鸡”。娘家送“口水鸡”寄望外甥不流口水鼻涕,身体健康,日间好玩,夜里好睡。
剃 头 小儿周岁或三周岁时,按传统习惯进行第一次剃头仪式。剪发剃头之前,用熟鸡蛋在小儿头上擦摸,念吉祥之语:“摸白白,摸圆圆,割去旧韭出新苗,头发白白你为大,头发青青我为尊……”下刀下剪先理左右两边,或严格按照男左女右下剪,剪去左右,才理中部和后边。剃头完毕,与客小酌一番,此俗已淡化。
行冠礼 男子二十为冠,女子十五为笄,择良辰吉日行成年礼。冠笄之时,父兄于外厅对授冠者加冠,母亲于中堂对受笄者行笄。未冠笄的皆属“总角”,未笄之女叫“丫角”,行了冠礼便告成人,社会承认并接纳受冠者参加一切成人的社交活动。尔后,男于临婚之日行冠,女于出嫁之前行笄。
三、寿 诞 习 俗
高州境内有称寿、做寿、贺寿之习俗,均是祝福老人长寿的礼仪。
境内习岭南风俗,也以“从一而生”,说以“一”起点为吉利,以十为齐头不好 ,所以“寿日”必以“一”为庆。
做寿 规格有大有小,其之大小视“寿一”大小而定。做寿从三十一岁开始。三十一岁寿诞,由岳父母家赠送鸡、猪肉、米酒、糕饼、衣物等礼品,数量要成双,称担为“三十一”。主家办酒席,请亲属共庆。四十一寿诞的“四十”与方言“死实”谐音,不吉利,一般不做寿。五十一岁寿诞由子女操办祝寿。六十一岁、七十一岁、八十一岁寿诞,俗称“大寿”。富贵人家大操大办,设寿堂,挂寿帐、点寿烛,举行拜寿,遍请亲朋,宴饮寿酒。有钱人家请锣鼓八音班(华堂班、旺堂班)到寿堂庆贺或请乐队奏乐庆贺。一般人家则鸡杀鸭,请亲友庆贺寿酒。穷苦人家做寿诞从简。
亲戚朋友祝贺“寿星”长寿时,赠送礼物有寿糕、寿桃、寿烛、寿面、寿粉或送鸡、封钱(红包)等,送寿包或寿饼时,只送111只,表示长寿。女儿或孙女儿则送上质料较好的衣服。拜寿时,先由家人拜,然后女婿来拜,如女儿已死,则不拜。在祝贺寿星长寿时,也多以美好的动植物为喻,如“松鹤延年”、“龟龄鹤寿”、“鹿鹤同春”、“寿比南山”等等。还有拆字贺寿的美事,如八十八岁岁寿作“米”寿;一百零七岁称为满寿;一百零八岁称作“茶”寿等。
如夫妻双全无恙者则提前一年做寿的,叫做“齐寿”。遇上父母年庚而合做寿者,同行祝福寿星长寿的礼仪,称之“双庆”。
避寿 寿庆之日,寿星避开,由子孙张罗应酬亲友,或寿庆之日,由子孙备席或亲友设筵祝福的,叫避寿。
冥寿 又叫“做阴寿”。为亡者祝寿,称“做冥寿”。这是后人对亡人表示追念。儿孙在亡者逢一的生日做寿,也叫冥寿。做冥寿除了子孙介入外,亲戚朋友也送上纸扎银锭,登堂燃烛点香,以示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50~60年代,做寿诞已淡化。80年代后,“六十一”、“七十一”、“八十一”几个寿诞较为重视,庆贺隆重,但祝寿的繁琐仪式已革除。
四、丧 事 习 俗
民国时期,民间办丧事仍沿清代陋习,受封建礼教影响,尚土葬,仪式繁琐,以“尽孝”为重(夭折者除外),新中国成立后,革除陋习,丧事从简。旧时,境内老人去世,称为“过背”、“过身”、“冇在”、“去了”等。丧葬习俗主要是:
安 铺 病人临危时,须从原睡床上移至大众屋厅或自家的厅堂,男者置于厅堂的右侧,女的则置于左侧,垫以木板或竹笪,称为“正寝”。男死者称“寿终正寝”,女死者称“寿终内寝”。
装 身 病人绝气时,为死者梳头抹身,穿戴好冠服、鞋袜,衣服件数男双女单,纽扣换为布条,将袋底剪穿,以示“死者”不带走儿孙“钱财”。
“倒头饭”与“头灯”病人气绝后,即在床底撒上白石灰、浇烧酒、烧纸,床头地下放置一碗“倒头饭”,鸣炮送终。于死者停放处,点上头灯,由家人跪哭,俗称“发丧”。
报 丧 丧家有钱的报丧发“讣音”,没钱的差人口头形式向亲戚报告,俗叫“打报”,说明收殓和出殡日期,受讯亲戚要给报丧者吃的或与一点小包零钱。
开 丧 死者儿子、儿媳等在门外,按老少顺序边哭边行到右边对死者痛哭“开丧”。
带 孝 死者亲属按血统亲疏穿戴孝服,儿、女、媳妇等穿戴黄麻冠服,诸孙、外孙服“缌麻”,男女亲眷穿白麻孝服,叫“带孝”。
守 铺 在厅堂右边地上放置床板,设“孝铺”守灵。人死后直至出殡前,儿媳等必须日夜在死者身边守孝。守孝者时有执住丧杖,俗称“哭丧棒”,父死用竹竿或竹枝;母死用桐木,取其不忘根本之意。全家人不穿鞋、屐、吃素,使用汤匙用餐。并须撕掉门前红纸对联,贴上蓝纸白字对联,横额、挂享寿多少岁或官衔灯笼。
吊 丧 发丧后,族亲和戚友前来吊丧,死者的儿、媳及亲属,披头散发迎接他们前来吊丧,尤其死者出嫁女到村前,要匍匐爬行前进;丧家媳妇匍匐爬行相迎。吊丧者馈送丧仪、祭品、陪葬品等。吊丧时,鸣铜锣,吹唢呐。
入 殓 人死后,用木板加工成灵柩(俗称棺材),涂以红油漆,死者满60岁以上者,灵柩头板书“寿”字,未满60岁者,书“福”字。人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有饰尸仪式:由仵作对尸体“净洗”、“更衣”、上盖下铺等。同时在灵柩棺材内“放寿财”、“铺丝”、“垫纸”、“辞生”、“放手尾钱”等,入殓要等齐外出儿女回家才能进行,此实为亲属向遗体告别仪式。由道士择定时间,由孝子顺抬死者头部配合仵作举尸入棺,谓之“入殓”。入殓后,亲属戚友绕灵柩一周,以示告别。
祭 奠 将灵柩移出厅外空地,用两张木板凳承置好,摆设三牲酒醴祭奠。孝子穿孝服,行三跪九拜礼,族亲戚友戴白布致哀。富贵之家请地方名士主祭,用白布设灵幡,书写死者功名、官职、名号及生卒年月,用竹竿竖起,由主祭人祭拜,谓祭“名旌”。死者灵牌“神主”字漏上面一点,由主祭人用朱笔点上,谓“点主”。
煮粮饭 吊丧后,由丧家准备好糯米、大锅、柴等,死者子孙跪于灵柩厅前露天处煮“粮饭”,煮熟后装入粮罂内,待安葬死者时作陪葬品。
出 殡 又叫“出山”或“送葬”。一般是先以“三牲”祭棺。丧主跪拜,僧人、道士引导孝子孝女“旋棺”,最后“引发”。铭旌引路,组成出殡行列。次序如是:持火把、举灵幡、吹唢呐、鸣铜锣引路,仵作引棺。老者,富者死后八人抬棺,穷者、贱者只有四人或二人抬棺。送葬者依次为抱灵牌、捧香炉、持花鞭的长、二、三子及直系亲属,随后为族亲戚友,一起把灵柩送至墓地,孝子持孝棒披麻戴孝,其他戚友头覆盖白毛巾。
安 葬 又叫落葬,灵柩到墓地,抬柩人不解绳索。待丧主拿出“红纸包”才解,此谓“解索钱”。此时,进行墓地前再祭,由僧人、道士诵经喃吆后,抬柩人将灵柩放入墓穴,称“下冢”。丧主铲土掩埋,并当即堆成坟茔。亲属戚友绕墓穴一周,表示最后向遗体告别。略盖土,三天后完坟。旧习,安葬完毕,绕道返家,途中摘青,以示吉利。少数人在棺葬二、三年后,请人开坟拾骸骨,俗称“拾金”。重择墓地以陶缸俗称“金缸”或“金罂”,盛骨骸迁葬。推行火葬后,土葬习俗逐渐废除。
做 七 为超度“亡灵”,从人死之日起,丧家每七天便向灵堂祭奠一次,由僧人、道士诵经喃斋,叫“做七”,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满七”。以男“三七”,女“五七”为隆重。满七后,孝子孝媳始得剃头刮面。
升 堂 俗称上台。升堂日期,从人死之日起,分别有百日、周年、三周年。普通人家,升堂多为百日、周年;富贵之家,间有三周年。升堂前夕,请道士做斋、拜忏、过天桥、走火炼、超度“亡灵”,仪式繁琐,次日早,烧灵堂、纸钱及纸扎房舍箱柜衣物,称“烧衣”;孝子孝媳均除孝衣,换吉服,称为“脱孝”或“除服”。然后把灵牌(神主牌)送上神堂架或宗祠与列祖置于一起,又刷去门前哀联,改贴上“厚德载福,吉事有祥”大红对联。丧事才告结束。
以上丧事礼仪,各地有异,大抵是富贵之家仪式隆重,穷苦之家从简。
新中国成立后,对丧葬礼俗进行改革,公职人员去世后,由死者单位发讣告,主持开追悼会。会上悬挂死者遗像、献花圈、挽联。死者家属亲友臂戴黑纱,奏哀乐,对遗像行三鞠躬礼,主持人致悼词,与死者家属一一握手慰问。会后送葬,墓地近者,送至墓地;远者,戚友只送灵柩起行,便不再送。农村及街坊则仍多沿旧俗,但简化仪式,于送葬当晚做斋,次日烧衣升堂。推行火葬后,遗体用火化,由死者亲属领取骨灰,并把其存放于专门的灵堂内,或撒放于山川、江河内,让其回归大自然。此葬俗新风,已渐盛行。
五、交 际 礼 仪
(一)相见礼节
清代,在民间社会生活中,均 按传统伦理观念行礼。晚辈与长辈相见,晚辈要先向长者行鞠躬礼,复行鞠躬礼时,长辈也向晚辈鞠躬。如果戴帽,晚辈先脱帽子后行礼,长辈同时脱帽还礼,或不脱帽还礼。见师长,弟子脱帽鞠躬,再鞠躬,师长答礼一鞠躬。男女相见,互行鞠躬礼,女子戴帽时可不脱帽。旧俗女婿拜见岳父、岳母时,行叩首礼。
民国时期,初会时一般以握手礼。晚辈对长辈或领导,一般微微鞠躬,同时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与女子握手,特别是与年轻女子握手,要轻轻握手指部分。如客人很多,要一一握手时,要先对主客人、长者、身份高者,后对一般客人。
新中国成立后,握手礼仍为常用的见面礼。
见面交谈时,递烟敬茶以示礼貌。县民有许多人喜欢抽水烟筒的,递给客人或亲朋时,一般都习惯在“水烟筒”装好第一口烟双手敬上给对方,并送上明火或火机。客人自己抽完烟后,要装上一口新烟回谢对方。对过往客人,过去农家一般以粥水代茶,称粥水为“饮”。贵客上门,由户主或家庭主妇出面敬上“头杯茶”以示郑重,二杯茶后一般由家庭闲人陪着。如属亲朋戚友,主人要自始至终奉陪着。
(二)日常礼节
招 呼 新中国成立前,熟人相遇,口头招呼:“食朝吗?”(或“食晏吗”、“食晚吗”、“食饭吗”),“做乜鶼”、“去边处呀”、“近来身体好吗”,或点头、拱手致意。新中国成立后,公职人员相遇,多说声“您好”、“早晨好”、“工作忙吗”,相遇距离较远,则点头招呼,或举手致意。
称 呼 旧俗,向陌生人问路或询问某事,遇长辈称亚公、亚婆、亚伯、亚婶等;遇年纪与已相仿者称大佬、大哥、大姐、大嫂等;遇穿着斯文称先生、女士等。新中国成立后,除沿旧称呼外,普遍称同志。80年代后,多时兴称先生、小姐、亚姨、师傅等。
让 路 旧时,行路遇老弱妇孺,站路边让路。新中国成立后,骑自行车者日众,步行与之相遇,让车先行;骑车遇上级或长辈,下车打招呼。
作 客 凡探亲访友,多带礼物,礼物分量,视宾主关系、探亲性质及本人经济能力而定。旧时作客,礼物多是糖果、糕、猪肉、鸡等物品。新中国成立初期,礼物从简。至80年代,礼物尚厚重。作客时,忌带“不祥”之 物。要衣冠整齐,谦恭有礼,热诚问候长辈。主人敬茶、烟时,起身双手接领。有事相商时,先说明来意,然后倾谈。主人设宴招待,要在主人带领下就座,饮酒夹肴要适可而止。不可狼吞虎咽,先吃饱也要稍候,一同离席。告辞要向主家致谢,主家挽留也要说明辞行必要,并致歉意。主人送出门时要说:“请留步”、“再见”或“再会”。
待 客 旧俗,客至,主人起身相迎,热情招呼,请坐,用双手敬茶、烟。在客人面前不打骂小孩,用较好的饭菜招待。如属至亲好友,必宰鸡杀鸭、打酒买肉款待。席间主人亲陪,接碗递物均用双手,并把好菜让(夹)到客人的碗里。客人带来礼物,仅领部分,或另以其他物品回赠。客去,起身送出门口或路边,说声“慢慢行”、“再见”、“请在方便时再来”。此俗至今尚存。
(三)宴饮礼节
宴 请 主宾坐在主人的上首,其余宾客自由入座,主人一般坐下首。上菜时从主人的旁边端上,由主人摆菜。
开饮时,由主人先举杯祝酒。主人斟酒,从主客斟起,顺次敬上。献酒时,要从容客气,不强人饮酒。
先酒后饭;主人不饮酒的自我声明后,便以汤代酒相陪,不能先给客人盛饭。如有刚吃饭才来的客人,也不能再劝客人进酒。
婚 宴 备好贺仪(封包),钱多少自酌,一般重双数,以“六”、“八”、“百”为吉。新郎新娘巡桌敬烟敬酒时,要起立接上,要举杯“恭喜”,或说“四句婚诗”。新娘于堂上敬茶,叫“婚茶”,要双手接上,要将“茶彩”(红包)放在茶托上,表示谢意。“茶彩”可多可少,但一般也求双数。
寿 宴 客随主意,寿星喜欢怎么办就怎么办。寿星入座时一般要起立致敬;寿星出现寿堂受贺,参与者一般要行鞠躬礼或近前问候。给寿星送礼。可送现金,也可送滋补品。百岁称上寿,80岁称中寿,60岁称下寿。祝寿礼语通用“南山比寿”、“松柏同寿”、“寿山福寿”等。贺80寿称“寿添八百”,贺90寿称“九天丽日”、贺百岁寿称“百年人瑞”、“荣登上寿”等等。
满月酒 一般是至亲好友,特别是女流会酒,备礼时,有备上小孩衣物、玩具的,有带上封包作贺仪的。入席后,孩子的父母把娃娃抱出厅堂,让大家祝贺一番,此时可送上贺仪礼品。
新居酒 可送镜屏,送贺联,也可送花草虫鱼盆景,根雕饰物。登门道贺,都说吉祥话,也可于席间说“四句诗”作祝贺。
丧 宴 要备丝帕,也可送花圈、挽联。要劝慰生者、安置逝者,要主动入灵堂致哀。丧宴忌酒令,也讲究餐席上的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