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了了 于 2012-8-6 20:41 编辑
年 晚 年晚,又叫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俗称“年三十晚”。县内百姓为了过好年晚,从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家家户户进行立体清洁,居屋檐前上新土;二十八日起,户户舂粉做籺、蒸糖笼糕等,三十日贴春联、门神、利是钱,各家供奉诸神也换上新红纸神位。以猪肉、鸡、鱼作祭品,谓之“三牲”,遍拜祖先、土地神等。外出的人都回家“团年”,聚集厅堂,吃丰盛的“团年饭”。年晚,长辈赏钱给晚辈,叫“压岁钱”(俗称“利是”)。晚上,家家户户门前悬花灯,厅堂、房间、畜舍通夜点灯,以示光彩光彩,胆肝照人。
守 岁 是年晚最郑重其事的一项活动。入夜后,合家老少围坐厅堂“守”岁,一边吃干果、水果,一边闲话旧岁,展望未来。零时一到,大街小巷炮竹阵阵迎接新岁,这一守岁熬年的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叫“春节”,又称“新年”,旧称“元旦”,俗称“年初一”。旧俗春节活动从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年晚)开始,至元宵后完灯才结束。旧俗初一日零时(有的择定时辰)以甜汤圆拜奉天神,鸣放鞭炮祛除“鹤神”,向流年吉利方向“迎喜神”。是日,合家穿新装,见面拱手作揖,说“恭喜发财”一类话,长辈需给小孩见面钱,俗称“利是”。亲友之间互相团拜,称“拜年”。这天,禁止杀牲,不准动刀、针、剪,多数人吃素,俗说“年初一吃斋,一日顶一年”。人们吃年前准备好的饭菜,以庆年年有余。
初二日(有的地方初四)早上设“三牲”拜祖先及诸神,谓之“开年”。从这天起,各家做糯米籺或将年晚做好的糯米叶籺、煎堆、年糕等盛于竹盒、竹筐,并备有猪肉、鸡肉等访亲朋戚友。 初三为穷日,亦叫“赤口日”,早晨扫地并箕帚弃于门外,谓之“送穷”。 初七是“人日”,以生菜包炒饭或炒粉皮吃,谓之“吃生”。 初八“谷旦”,清早挑“禾花水”,以龙眼叶浇水于谷棚或谷缸。 初九“兵日”,忌探亲访友。是晚,人多外出到别人菜园“偷青”,种菜人为使菜园庄稼免遭践踏,事先用禾草把葱(聪明之意),蒜(合想合算之意)、芹菜(勤力生财之意)各两株扎成一小束(聪明勤力能生财,必须合想合算,以示祝福),置于菜园边显眼地方,待来“偷青”人自取。 初八或初十日,添了男丁之家,到土地庙或祠堂内挂灯。 旧俗有“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兵、十贼”之说法,因而新春的贺拜仪式至正月十五日才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春节期间的繁礼多被革除。但春节期间,外出工作人员回家与家人团聚,欢度节日,年初一鸣放鞭炮、探亲访友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元宵节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旧俗,每年上元前,各乡社庙张灯鼓乐谓之庆灯,生男孩的人家称为“灯头”,须设宴请亲友。各乡社庙奉其所祀之神出游,是夜游灯烧花炮,通宵达旦,谓之庆元宵。高城元宵节热闹非凡,在各巷、街上,尤以城南灯火最盛,每隔五家缚一灯棚,以竹为之。匾曰:“兴贤”挂红缯其下,每多用杂色糊球,灯剪红白纸缀成,玲珑万眼。灯光光彩夺目。正月十五日这天,民间习惯吃元宵(汤圆)、年糕、煎堆、粉丝糖等。青年男女喜欢夜里踏青、采青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此节逐渐淡化。但从80年代中期以来,元宵的庆贺活动又逐渐盛行。1984年,高城举行元宵灯会盛况空前,城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街口要道设置许多彩楼灯门、灯坛,家家户户悬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晚上举行了盛大的提灯游行。许多外地群众、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广东文艺界著名人士前来参观,珠江、茂名电视台等前来报道。
年 例 年例,即春祈,是县内民间历时最长、规模最大、耗资最多、也是最为热闹的习俗。高州县每年农历十二月腊日至翌年二月底,城乡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原定的社日(即年例期),集资祭社,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春祈”、“祭社”。时间一般头尾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是“正年例”,第三天“年例尾”。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盛筵宴请亲朋戚友。过去有的贫苦人家,甚至连春耕种子都拿来款待客人。由于做年例耗费巨大,农民不胜其负。谚曰:“捉鸡鸡又细,米缸又冇米,二娘?奶来到齐”。故有“年例大过年”之说。旧俗,年例的三天之中有鉴醮、游神、抢接炮头、游灯、烧龙船等活动,“年例”夜晚有抢接“炮头”的喜庆活动。炮头在年例中被视为吉兆,寄托发财、添丁愿望的一种吉祥物。相传,谁抢接到它就会行好运气,添丁发财。至民国年间,还有舞狮、舞龙、飘色、锣鼓亭、武术表演、演“大戏”、木偶戏、燃放烟花炮竹等,通宵达旦。有的地方还有游神送鬼、烧纸船的陋习。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年例活动增加跳秧歌舞、花鼓舞等内容。合作化后曾一度停止“年例节”活动,有的地方因禁而不止,又采取“一乡一日年例”或“几村同日过节”的做法。70年代末起,多数地方恢复“年例”习俗,期间,除了民间艺术表演,还增加了放映电影等现代文化活动。
正穷晚 农历正月末一日,俗称“正穷晚”。这天,民间户户饮艾茶、插艾花、吃艾籺(用采田艾作的籺,称“艾籺”,又称“正穷籺”)。相传吃“正穷籺”,可以去毛除积暖胃,有益身体健康。此乃古时送穷之遗风,今饮艾茶、插艾花之俗已经淡化,但吃“艾籺”之习尚流行。
耕耤节 旧时,县内居民称二月一日为春社日,有祭社稷坛的活动。是日,居民到社稷坛祭神农氏,官府衙门以此日为耕謖节。是日午时许,人们列队到先农坛行耕謖礼。承祭官率各官献祭品,即行仪式:长老牵彩牛,二名农民扶彩犁,六名牧童列于两侧轮唱《耕謖歌》,甲、乙两侧反复轮唱后,便把酒洒向先农坛。直至陪祭官把先农神位送入祠坛,正官击鼓三声,农夫鞭策彩牛,作犁田状,以示劝勉勤耕力作。民间也有挑菜、迎富、踏青、采花等活动。至民国年间,乡民还有上工试犁、放牛出栏、开耕炒豆、敲梁避鼠、贴符驱蝎等活动。今天,社日“缀业”一天的古俗已经淡化。
清明节 清明: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二十四个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旧俗清明节,普遍开展祭祖、扫墓、插柳、植树、踏青、放风筝、远足等活动。清明有祭祖活动,民国时期前,“春分”祭祠,“清明”扫墓,往后则各户祭扫私家的先人之墓。扫墓多以糯米饭团、猪肉、鸡为牲礼,氏族或房分祭祠杀猪,按男丁分肉;有功名、学位的按官品、学级分肉。60岁以上按年龄级别分寿肉。各族修有族谱,记载姓族源流,族内世系姓名及先人墓地所在。新中国成立后,祭祖活动已停止。80年代后,清明节扫墓习俗重兴,家家户户于清明节前后拜祭先人,寄托思念之情;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组织祭扫烈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仍相沿成习。农村清明备糖粥青草饲牛的习俗仍在流行。
端午节 县内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或端阳节,是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古俗民间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悬挂药艾、菖蒲于门楣上。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又用小黄纸写对联曰:“艾叶如旗谓百福;菖蒲如剑斩千邪。”贴于门旁;此日,饮荔枝酒或艾茅根酒。妇女以干艾叶、茴香、桂枝等藏于色包内,谓之香囊(香包),给孩儿佩戴,有些孩子还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祈保健辟邪。初五日,家家户户?鸡杀鸭、吃糯米粽子、豆腐、豆芽。高城、乡间群众兴洗龙舟水、老人给小孩药洗。高城多举行龙舟竞渡(扒龙船)或游泳活动,这项习俗历久不衰。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古代,人们称此日为“七巧节”,又叫“乞巧节”或“少女节”。这天,有曝衣书和汲井华水贮之以备酒浆的风俗。小儿女亦以花果作供。白天,有些地方农家女友相聚于屋檐下,用花碗碟盛水于太阳下曝晒,中午时分,一人一针(或用芒草代针),轮放于碗碟的水面上,观察针落波底的影子。影子若成物状,就认为“乞得巧”,如果针影平直,全无花样,就是“乞得拙”。夜里,妇女们在月光下,以七彩线穿七个铜钱,或以七根线穿绣花针,顺当穿完者为巧。月过中天,有的人家妇女还静坐在院子里,盼望淋“泪雨”。相传淋了牛郎织女的热泪,就会终生没有离别之苦。现今此习俗讲的多,做的少了。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民间谓之为鬼节,又称盂兰盆节、中元节。此日是人们怀念祖先,祭祀亡灵之日。以竹斫成三脚,上织灯窝,谓之盂兰盆,挂冥钱纸衣,备素食以供祖先。是日,人们以麻、谷、秫缚在一起,挂在大门及中堂的天地祖先两旁,或设果品牲礼及麻谷之类到坟上去祭祖先,与清明节上坟(扫墓)相似。白天拜祖先及土地诸神,并将禾胎?置于田基;夜晚放“焰口”,在门前、村边路旁点香、烛,烧纸锭,撒米饭,名叫“送野鬼”,或“施幽”。有的乡间请道士做“盂兰盆醮”,举行“放蒙”仪式等。又谓是日以米筛影目,可见亡灵云。新中国成立后,此习仍在一些地方流行。
中秋节 又叫“团圆节”,俗尚月饼。是夕,人家多做芋糕,备月饼、柚子、梨子、香蕉、糖果等拜月,仪式毕,吃月饼、芋头,共享天伦之乐。清末民初,民间有“摸秋”习俗,是夜,地里瓜豆可随便摘取,互相赠送,男女“摸秋”,实为谈情说爱。在农村还有“请月亮姑”、“望夜赏月,剥芋、擘柚,谓之剥疵癞儿”等习俗。今不复存。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称为“重阳”。据旧志载,县民“重阳有祭墓者,亦曰登高。细民放纸鸢”的活动。如今,县内还保持登高,放风筝之习俗。80年代后,此日又为“老人节”,有关部门都组织老人聚会、宴饮、开展娱乐活动。
冬 至 农历十一月冬至,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升,是个吉日,旧时境内南部地区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民国时期,冬至时,民间有修整坟墓,做汤圆,“三牲”祭祖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修坟祭祖活动停止,做籺、汤圆之习俗在一些地方尚存。
冼太诞 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为冼夫人诞辰,城乡凡有冼太庙处,均于“正日及前后数日,演戏祭奠”。良德、长坡、东岸、高城等地尤为隆重。
诞辰这天清早,各家各户派出专人组成迎亲队,敲锣打鼓,结队到良德县城冼太庙内,迎接冼夫人偶像回雷垌村,并替其更衣后,然后才开始祭祀。祭祀的礼品有:猪、羊各一只;各户备菜鲮鱼、猪脚、慈菇、红烧瘦肉、点心各一,祭祀后,即抬夫人像出游,称之为游神。官府组织的祭祀活动,仪式比较繁杂。 祭祀礼品有:帛一(白色)、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一,簠一,簋一,笾一,豆十,酒罇一,白磁爵一。 祭祀礼仪是,参加祭祀活动的官员,分献祭和陪祭。职事各就各位,典议唱迎神曲,奏咸平乐。承祭官、陪祭官、分献官行三跪九叩首礼。 捧帛官进帛,执爵官进爵,承祭官立献。 读祝官读祝文。典仪奏乐,礼毕。 高州冼太庙的祭礼活动,有大型的游神及演戏活动,一连数天,热闹非凡。 旧城是冼夫人与冯宝的定居地,聚居在旧城内的居民,大多是冯冼的后裔。旧城冼太庙的祭祀活动,主要是冯冼后裔家族式的庆典活动,严肃规整,活泼祥和。 新中国成立后,此活动停止。80年代起,一些冼庙为冼夫人做诞辰纪念活动。但废除了繁琐的程式,增加了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旨在弘扬冼夫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传统美德与爱国主义精神。
小年晚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亦有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晚”。是日,旧时民间有“祭灶神”的习俗。传说灶神此日上天奏事,家家户户要备“三牲”、糖汤圆拜送灶神,谓之“烧灶君纸”,祈求灶君莫在玉皇大帝前说坏话。“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到年终,均为“扫年”时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整洁内外,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到“除夕”日,贴新神像,迎回灶神,以“三牲”供奉。新中国成立后,拜灶神旧习革除,搞清洁卫生,迎新年之风犹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