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3日,由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和东莞市华达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唐朝国师杨筠松(号救贫,世人尊称杨公)魂归故里活动在马贵镇凤凰山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和家乡人民一起,深切缅怀季杨公的辉煌成就和崇高品德。该活动的顺利举行是粤赣两地寻亲结对,传承杨公文化的结果,也实现了杨公生前愿望,落叶归根。 据史料载:“杨筠松,窦州人。僖宗朝掌灵台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以地理术传曾文辿、刘江东,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雩都药口。”综合考究得知,杨筠松号救贫,世人尊称杨公,高州是杨筠松的祖居地和第一故里。由于高州是杨筠松的祖居地和第一故里,而赣州是杨筠松第二故里和长眠归宿地。2013年11月2日至5日,我市组团前往江西州赣寻亲取经,学习当地在传承杨公文化上的先进经验。一致达成共同把杨公文化做大做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识。 综合相关资料与传说,杨公生前曾回马贵凤凰山生活过一段时间,并表示死后要葬在凤凰山的愿望。为此,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和东莞市华达实业有限公司经过精心的筹备,举行这一活动,实现杨公遗愿。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科学哲学硕士生导师、易经研究专家杨维増教授,中国古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副研究员曹景正先生等参加了活动。作为杨公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代表,他们对该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杨筠松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规划大师,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让杨公魂归故里非常有意义。 (黎扬广)
|